甘肃省: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 2020-06-05 15:45:54
   

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印发《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认真落实《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发展实际,优先发展集中供暖。积极争取我省城市纳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在确保民生取暖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清洁替代、经济适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代燃煤取暖。逐步实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土灶、小火炉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到2020年累计完成100万户改造。


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超过20%。有序发展水电,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鼓励工业窑炉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


推进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在确保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基础上,加快实施火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对于关停机组的装机容量、煤炭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允许进行交易或置换,可统筹安排建设等容量超低排放燃煤机组。


文件全文如下:


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按照《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2018-2020年)》,结合当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聚焦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持续稳定;14个市州所在城市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市州具体下达指标见附件)。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1.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坚决遏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等量、减量置换,严禁新增产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州人民政府和兰州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加快“两高一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突出产业链延伸。推动有色金属、化工、能源、建材等支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扩能改造和技术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配合)


(二)调整能源结构


3.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认真落实《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发展实际,优先发展集中供暖。积极争取我省城市纳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在确保民生取暖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清洁替代、经济适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代燃煤取暖。逐步实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土灶、小火炉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到2020年累计完成100万户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散煤监管。充分发挥14个市州所在城市和各县市区已建成的煤炭交易市场和配送体系作用,交易、配送民用煤符合甘肃省民用散煤民用型煤标准。严格用煤环节和储(售)煤场地环保监管,进一步督促煤炭经营企业和经营网点规范储煤场地环保设施。加强煤质抽检,打击无证经营、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5.全面完成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通过淘汰拆并、清洁能源改造、环保达标治理等方式,完成在用燃煤锅炉整治任务。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2020年10月底前,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住建厅、省工信厅配合)


6.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超过20%。有序发展水电,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调整运输结构


7.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多式联运枢纽网格化布局和设施改造,建设一批铁路物流基地(货运场站)、航空货运枢纽、港口货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和快递分拨中心,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在主要节点城市的衔接协调。重点推进具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枢纽建设,解决好铁路、公路、民航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充分发挥铁路运能,在有条件的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推进城市绿色配送工程,建设城市分拨中心、共同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点三级物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口岸和兰州、嘉峪关、敦煌国际空港,兰州、天水、武威国际陆港,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实施铁路专用线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货站和物流园区等工程。(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中铁兰州局集团公司配合)


8.全面加强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管。全面落实《甘肃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严厉打击生产、进口、销售不达标车辆、不按规定公开机动车环保信息,以及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报告、屏蔽和篡改车载诊断系统等违法行为。强化老旧柴油车等高排放车辆监管,推进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货运车辆“三检合一”。(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配合)


9.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加强排放控制区划定和管控,2020年6月底前,依法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在大气污染“冬防”期间,加强对进入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内作业的工程机械的监督检查,禁止超标排放工程机械进入控制区作业,消除冒黑烟现象。(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生态增绿减污


10.实施生态增容工程。加强城市生态增绿减污,降低沙尘、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兰州市要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河西五市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和北方防沙治沙建设,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林间覆盖等方式,抑制季节性裸地农田扬尘。建设城市绿色廊道,实施“退工还林还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牵头,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11.实施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对建筑、道路、拆迁、水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物料堆场等各类工地及裸露地块的扬尘污染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施工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规模以上土方施工工地要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将扬尘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严格管控辖区内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做好防风抑尘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工业企业的粉状物料或者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均采取入棚、入仓等方式密闭存储和运输,块状物料采用入棚入仓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等设施进行存储,并设洒水、喷淋、苫盖等综合防尘设施。(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


12.推进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在确保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基础上,加快实施火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对于关停机组的装机容量、煤炭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允许进行交易或置换,可统筹安排建设等容量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整治。持续推进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整治工作,继续巩固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和酒钢集团本部各冶炼生产系统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全面达标治理成效;开展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排查并建立管理清单,实施深度治理。坚决关停用地、登记注册等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


14.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把工业窑炉治理作为日常督查检查的重点任务,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各类工业窑炉管理清单。鼓励工业窑炉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加大不达标工业炉窑淘汰力度,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气发生炉。(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


15.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和整治。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有机溶剂,涂装行业推进非溶剂型涂料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VOCs排放;包装印刷行业推广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实施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治理效果差、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单位,公布名单,实行联合惩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务专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2020年,排气口高度超过45米的高架源,以及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完成国家下达我省VOCs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


16.实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继续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企业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新建和现有砖瓦企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不具备条件的鼓励安装用电在线监控设备,实现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的实时监管。(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信厅牵头,省市场监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六)深入开展面源污染治理


17.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等“四烧”行为。坚持堵疏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减少氨挥发排放。(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8. 开展露天烧烤规范和整治。依法取缔城市建成区(含县城)从事露天烧烤的流动摊点,坚决查处固定门店室外设炉灶进行露天烧烤的行为。(省市场监管局、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9. 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紧盯节假日及婚丧嫁娶等重点监管时段,对城市建成区特别是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区域和场所严防严控,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


20.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预警分级标准体系,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应急响应标准,同一区域内要统一应急预警标准;当预测到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预案,做好监测和会商,各相关市州按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气象局配合)


21.落实应急减排措施。提高应急预案中污染物减排比例,黄色、橙色、红色级别减排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20%、30%。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气危害。(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配合)


(八)夯实大气环境管理基础


22. 完成全省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攻关项目。完成本地区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和源清单编制工作,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奠定科学治污的基础。(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23. 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依据市、县人民政府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以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为主,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总方针,进一步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排查摸底,联动执法、考核问责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大气办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加大调度分析力度,强化月度通报预警,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市州抓好整改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在统筹用好中央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基础上,各地要加大投入,向打赢蓝天保卫战倾斜,重点支持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大气监管能力提升等方面。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带动一批治理污染的重大项目,解决一些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


(三)严格考核问责。严格落实预警通报和约谈问责制度,对一季度空气质量严重下滑的市州,省大气办将进行约谈;对上半年空气质量严重下滑、重点工作推进严重滞后的市州,实行领导包抓,并报请省政府约谈市州政府负责同志;对全年未完成目标任务、影响全省进度的市州,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省上每月在省内主流媒体上发布全省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排名“红黑榜”,把改善幅度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纳入“红榜”,反弹幅度排名前3位的纳入“黑榜”,对连续三次进入“黑榜”的县市区所在市州政府致函预警并抄送其他市州政府。预警后的次月仍进入“黑榜”的,对该县市区和其所在市州实行约谈。


(四)强化信息公开。每月在中国·甘肃网站、省生态环境厅网站、《甘肃日报》等主要媒体上发布14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各市州依托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按月对辖区内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排名情况进行通报。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重点监控企业应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污染治理措施、重污染天气应对、环保违法处罚及整改等信息。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应按要求及时公布执行报告。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依法向社会公开排放检验、污染控制技术等环保信息。


(五)坚持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倡导文明、低碳、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大气环境监管,营造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良好氛围。


(编辑:张素英  审校:张艳)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news@fwenergy.com或致电0351-4728541。

特别推荐

1 2024年1-3月原煤产量前十名企业排名公布 2024-04-18

原煤生产基本稳定,进口同比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3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11.1亿吨,同比下降4.1%;3月,生产原煤4.0亿吨,同比下降4.2%。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13.9%。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5.5亿吨

2 图说数据 | 中国分省份原煤产量总览(202403) 2024-04-18

图说数据 | 中国分省份原煤产量总览(202403)

3 1-3月必和必拓冶金煤产量环比增6% 铁矿石降7% 2024-04-18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最新报告显示,2024财年前三季度(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必和必拓冶金煤产量累计为1740万吨,同比下降16%。在2024年1月一名团队成员不幸死亡后,必和必拓三菱联盟(BMA)作业暂停了24小时,同时在所有煤矿实施了停工,此外萨莱吉煤矿(Saraji)又暂停了

4 蒙古南戈壁资源公司2023年煤炭销量同比增223% 2024-04-18

根据蒙古国矿商南戈壁资源公司(SouthGobi Resources)发布的年度运营报告,2023年该公司煤炭销量359万吨,同比增223%。其中,优质半软焦煤销量208万吨,同比增670%;标准半软焦煤/优质动力煤销量为53万吨,同比增563%;洗精煤销量为98万吨,同比增29%。受益于中国市场状

5 港口动力煤本轮上涨即将结束 2024-04-18

继上周企稳之后,本周以来,港口动力煤价格出现了连续小幅上涨。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止4月17日,CCI5500报收于825元/吨,累计上涨12元/吨;CCI5000大卡报收于730元/吨,累计上涨15元/吨。但4月17日,各煤种涨幅较前一期出现了明显的收窄,从市场询货和成交情况来看,预计本轮上涨

6 一季度山西外送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4-04-18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4月16日消息,今年一季度,山西外送电量达413.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9%,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3月底,全省总装机容量13421.13万千瓦,同比增长10.01%,总发电量117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

7 国家能源集团生产运营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4-04-18

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月均达5191万吨,连续30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发电量完成月均1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一体化核心区日均调运量102.6万吨,同比增长7.9%。集团“煤电化运”9项一级指标全面完成年度25%目标,高标准实现生产运营首季开门红。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生产运

8 2024年3月全国重点钢企粗钢产量同比降5.0% 2024-04-18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4年3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7038.09万吨、同比下降5.0%,日产227.04万吨;生产生铁6224.20万吨、同比下降3.53%,日产200.78万吨;生产钢材6977.21万吨、同比下降3.25%,日产225.07万吨。1-3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2.

9 煤焦钢日度数据跟踪(2024.04.18) 2024-04-18

煤焦钢市场重要数据跟踪,涵盖主产地、港口、下游及进口市场价格、运费等。

10 动力煤日度数据跟踪(2024.04.18) 2024-04-18

动力煤市场重要数据跟踪,涵盖主产地、中转港、下游及进口市场价格、库存、运费等。

综合排行

1 秦港及北方港煤炭库存继续下降 前者已跌破500万吨 2024-04-12

本周,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继续下降,并跌破了500万吨的传统节点。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秦皇岛港存煤量为491万吨,较上周同期减少36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4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10万吨。调度数据显示,本周秦皇岛港铁路日均煤炭调入量为44.61万吨,较上周增加0.19万吨;日均吞吐量

2 动力煤市场一周总结(4.8-4.12) 2024-04-12

1.供应情况?1.1产地价格?截至4月12日,榆林5800大卡指数666.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鄂尔多斯5500大卡指数586.0元/吨,周环比下跌16.0元/吨;大同5500大卡指数656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本周坑口煤价整体较稳,部分煤矿价格小幅涨跌调整。港口市场企稳,部

3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 以提升煤炭供给弹性 2024-04-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和价格稳定的决策部署,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煤炭产能管理机制,推动煤炭产能保持合理裕度和足够弹性,不断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一共包含总体要求、产能储备煤

4 焦炭市场一周评述(4.8-4.12) 2024-04-12

产地指数:截至2024年4月12日,汾渭CCI吕梁准一级冶金焦报1510元/吨,周环比下降100元/吨。港口指数:CCI日照准一级冶金焦报1800元/吨,周环比下降30元/吨。产地数据:截止2024年4月11日,本周焦炭快速落实了第八轮降价,叠加近期原料煤价格跌幅收窄,成本下移空间减少,焦企利润再次

5 3月全国进口煤炭4137.9万吨 同增0.52% 环增22.60% 2024-04-12

海关总署4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3月份进口煤炭4137.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116.50万吨增加21.4万吨,增长0.52%。3月份进口量较2月份的3375万吨增加762.9万吨,增长22.60%。3月份煤炭进口额为409930万美元,同比下降22.19%,环比增长16.29%。据

6 利好支撑不足 沿海煤炭运价底部盘桓 2024-04-12

本周,沿海煤炭运价波动运行,具体呈前跌后涨的走势,但波动幅度均不大,整体小幅上涨,但涨幅同样有限,运价水平依旧维持低位盘桓的态势。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为549.27,较上周同期上涨7.74点,涨幅1.43%;较上月同期上涨2.33点,涨幅0.43%;较去年同期下跌2

7 国内及进口炼焦煤市场一周评述(4.8-4.12) 2024-04-12

本周炼焦煤市场弱稳运行,节后焦炭第八轮降价快速落地,随着钢材价格持续上涨,钢厂盈利能力好转,叠加期货盘面升水,市场情绪升温,投机需求纷纷进场拿货,焦企方面因利润亏损,原料多维持按需采购,煤矿降价后部分低价资源签单明显改善,另外部分高价资源出货承压价格小幅下调,竞拍市场成交价格涨跌互现,但降价幅度收窄

8 每日煤市要闻回顾(2024.04.12) 2024-04-12

利好支撑不足 沿海煤炭运价底部盘桓本周,沿海煤炭运价波动运行,具体呈前跌后涨的走势,但波动幅度均不大,整体小幅上涨,但涨幅同样有限,运价水平依旧维持低位盘桓的态势。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为549.27,较上周同期上涨7.74点,涨幅1.43%;较上月同期上涨2.33点

9 CCI日报:市场维稳 报价坚挺 2024-04-12

港口动力煤:市场维稳 报价坚挺港口市场维稳运行,市场可售货源逐步减少,部分贸易商报价坚挺,下游采购需求一般,压价采购,整体成交较少。目前市场发运倒挂,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差,港口持续去库,但下游需求仍显疲软,且对高价的接受意愿较差,多数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能否持续上涨持怀疑态度。后期关注港口发运成本和下游需

10 今日热点新闻总览(2024.04.12) 2024-04-12

焦点1. 国家发改委网站12日公布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更多>>2.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日前发布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